201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刻领会高等教育新阶段的新特征、新使命、新任务,以“深化改革与内涵发展”为主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综合改革,突出优势特色,着力写好“奋进之笔”,全力提供公平优质教育,努力做到人民满意,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2018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争取7项以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力争到校自然科学各类研发经费达到16亿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达到400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3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科技奖励10项以上,SCI论文数量达到4200篇,获批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到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突破1亿元,CSSCI论文数量继续保持国内高校前六名,SSCI论文数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组建1-2个国家级高端智库;筹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国际研究院;新增各类“国字号”人才40人次以上;扩大国际学生规模,总数突破2500人;全校可支配性收入较上年增长4%左右,获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额超1.3亿元。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巩固巡视整改成果,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构建具有吉大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2018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1.持续推进学习宣传。把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设置专题,组织好学校和院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校报开设学习专栏,刊发师生理论成果。学校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网站,推送师生学习成果。学校电视台录制专家学者的辅导讲座,为深入学习提供视频资料。开展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工作。举办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2.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充分发挥“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优势和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凝聚智慧力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进行重大课题攻关,组织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论研讨会,做好理论和学术文章的推送和出版工作,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创见、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发挥“新时代传习所”的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认识。探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
3.不断巩固思想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范围,落实责任追究,进一步丰富完善、推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信息沟通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工作研判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形势报告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读书会、文化沙龙和课堂教学等活动的管理工作。用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新媒体阵地。
4.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制定《吉林大学2018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以继承和弘扬“白求恩精神”、学习和践行“黄大年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培育和形成新时代“吉大文化”“吉大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的时间节点,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持续支持黄大年同志团队后续建设,创排话剧《黄大年》。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系列评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推进学校物态文化建设,梳理各校区楼宇、道路、景观石、塑像命名及摆放工作。开展原创话剧《唐敖庆》校内外演出。开展第二届鼎新文化节活动。举办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长征组歌》和以迎新年为主题的高水平交响合唱音乐会。创编“吉人天下”校史文化晚会。以“思想•理论•人生100讲”第100场讲座为契机,全面总结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5.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吉林大学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确保议事决策程序规范、优质高效。大兴调研之风,严格执行《吉林大学党委常委班子调查研究制度》,制定年度调研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制定《中共吉林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落实工作的实施细则》。
6.突出政治建设的首要位置。以教育部党组开展“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为契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四个服从”。
7.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组织学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专项治理和校内督查巡察,开展中层单位走访调研、党政负责人廉政约谈、基层纪委工作约谈、信访反映提醒约谈、问题线索督查督办,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对基层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用好问责利器,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警示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典型案例通报会、现场警示会、案例剖析会。修订学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密切关注隐形变异的“四风”,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及时通报曝光,坚决防止反弹回潮。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各单位完善权力清单、风险清单、制度清单、责任清单,加强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降低廉政风险。加强纪检监察信息平台建设,为政治生态评估、干部选拔任用、廉政档案建设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推进纪委“三转”,加强学校纪委、基层纪委建设,选好配强纪检干部,加大培训力度。
8.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展部分处级领导岗位干部的选拔任用和中层单位纪委书记调整工作。开展处级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干部教师和党外代表人士校内外挂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集中填报和随机抽查、处级领导干部兼职管理、职员聘任等工作。组织开展2017年度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组织开好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2018-2022年吉林大学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9.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学校落实会议精神的四个实施方案。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推广和使用“马工程”教材,着力办好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设一批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名师示范课堂”,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逐步配齐辅导员、思想政治课专职教师、党务秘书和专职组织员等工作队伍。制定《吉林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吉林大学辅导员考核奖励办法》。探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国际化素质提升工作,争取选派优秀思政干部赴欧美等海外知名高校研修或访学。落实好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专项工作。
10.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施党建“对标争先”计划。开展院级党组织和基层纪委换届工作。加强基层党建评议考核、督促检查制度落实。完善发展党员工作,制定实施《吉林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改进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在高学历高职称教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对院级党组织发展高学历高职称教职工入党工作的督导检查。加强党员教育和党支部书记培训,举办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
11.加强统战工作。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契机,通过培训、联谊联欢、社会服务等方式,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中进一步开展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外知识分子头脑。进一步完善学校统战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做好留学人员联谊会、台胞台属联谊会组织建设工作和其它统战团体工作。
12.加强群团工作。召开吉林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九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结合学校妇女工作实际,实施“建功立业工程”“特色品牌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和“区域服务工程”。落实《吉林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构建项目化制度化品牌化的工作机制和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三、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3.推动落实“双一流”建设方案。出台“双一流”建设管理办法,构建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体制机制。以第一批次重点建设的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群)为引领,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完善“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强化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主体责任、权利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管、协调和服务职能。根据学科建设成效配置建设资源,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14.加强学科规划布局和优化调整。组织开展学科建设调研工作。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势学科,大力提振应用学科,积极发展特色学科,加快发展潜力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建立完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科生态体系。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专项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科优化调整工作。开展“双一流”建设第二、第三批次学科的规划设计与论证工作,组织遴选第二、第三批次建设学科。完善“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遴选机制,形成动态调整考核评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成效。
15.深入开展校情研究。成立专门研究工作组,强化校情研究,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深入研究国际、国内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及时跟踪分析、客观看待、合理使用权威机构排名结果,引导推进各学科建设,逐步形成适合学校发展的自我评估体系。整合校内数据资源,建立完善学科信息管理平台。实施ESI学科提升计划。着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16.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优化“三种环境”、完善“五种类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本科生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改革。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吉大特点的本科教育体系。在机械、医学、地质学、人文领域设立新的拔尖试验班。开展 “本科教学质量奖”评审奖励工作。开展“吉林大学学位授予质量监督保证服务平台”项目的立项准备工作。修订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及招生资格审查标准。实施博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计划,继续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贯通硕博课程体系,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举办第十一届博士生学术论坛、第三十一届精英杯学术成果大赛。不断提高生源质量,统筹制定本硕博招生计划,适度缩减本专科生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重点增加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深入研究国家新高考政策,推进本科招生改革。
17.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落实好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医学精神的一流现代医学人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战略型、紧缺性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医教研协同管理,建立健全“责、权、利”相互匹配、相互统一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医学教育运行机制。
18.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教学、科研基本工作量的考核。开展全员聘用制试点改革。开展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全校管理系列定编设岗和科级干部聘任工作。继续加强人事档案规范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继续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19.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实施绩效预算,努力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配置方式。进一步落实“放管服”各项举措,促进管理权限下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制度执行,防范财务风险。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序推进审计工作全覆盖。开展对招投标采购的专项审计,进一步加强对科研经费等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有针对性地开展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或重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加强招标采购工作,制定《吉林大学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招标管理办法》《吉林大学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实施办法》《分散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处理供应商质疑管理实施细则》。
20.深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用房管理改革,正式启动收费工作,提高公用房使用效率。实施学校公务用车改革,建立交通保障高效、费用节约、车辆管理规范、监管问责有效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落实资产分级管理责任制,完善以校院两级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开展全校违规出租出借公用房屋和强占房屋的核查清理工作。加强房地产确权工作。加强校名商标注册和保护工作。
五、持续推动内涵发展
21.提升自然科学研究水平。深度参与教育部科技创新“珠峰计划”,明确新时代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我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吉林大学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积极组织“超硬材料”和“汽车仿真与控制”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全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高温高压大体积材料研究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大对国家级科研基地的培育力度,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我校特色,积极谋划建设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我校“理工农医”交叉融合的“新工科”科学研究基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推进科技成果的军民双向转化,积极推进我校国防科研平台建设、军民融合平台建设、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建设。开展吉林大学学报编委会和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换届工作,提高学报办刊水平。加强校园科学文化构建,办好“吉林大学鼎新讲座”系列学术活动。
22.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继续深入实施《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国际研究院。修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重大项目培育,拓宽横向项目来源渠道。深入实施《吉林大学智库建设实施方案》,做好国家级智库的选拨和培育工作。制定《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提升计划》。组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海外工作坊”。制定《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管理办法》,提升学术期刊建设水平。
23.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快培养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继续做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重大人才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修订“唐敖庆/匡亚明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实施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力旺”人才基金项目实施。加快推进高水平引才引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大力延揽国际“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团队。稳步推进国际通行的“预聘--长聘”制度,做好新老人才体系的合理衔接和有序过渡。大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24.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全面落实学校与吉林省地市(州)签署的合作协议,推进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合作,寻求与国有大型企业的全面合作,拓展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深入合作。筹备第二届吉林大学科技服务地方与合作发展大会。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打造政产学研资介深度融合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继续推进吉林大学双创示范基地“两园”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双创平台建设及双创人才培育力度,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验区。做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相关工作,重点建设“吉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国际联合医疗及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国际智库’”,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巩固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配合完成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首次考核工作。
2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并深化与世界名校的实质合作,举办世界名校交流周、大师周,赴世界名校举办学术工作坊等,切实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着力推动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内涵合作,尽快建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启动“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和“学生国际竞争力卓越计划”,拓展高水平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提升学生国际对话与竞争能力。落实111计划、千人计划“外专项目”、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俄乌高层次专家引进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引智培训计划等重点项目。建好国家外国专家局与我校共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推进“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计划、外国青年人才引进项目等。启动国际化示范基地2.0版本、全外文授课学位项目引智计划等。进一步提升“北国风情”系列品牌效应,拓展高水平香港学生研修营队。加强援外培训项目建设,深化国际汉语教育东北基地建设内涵,建设高水平人才培训基地。打造海外孔子学院升级版,配合“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加强学校面向国际的多元化宣传力度。建好学校多语种外文网站,各教学科研单位建成外文网站,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六、强化支撑保障能力
26.充分发挥校区综合办作用。充分发挥校区综合办协调、管理及服务职能。进一步明晰校区综合办职责定位,细化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边界,为校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继续深入开展校区及跨校区、跨学科学术思想和文化交流活动,着重打造特色活动品牌,提升活动质量。进一步细化保卫、后勤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以务实、规范、科学、精准、精细为核心的责任管理制度。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校区重大维修专项工程管理和急、难、险、重事项。加强校区安全管理和属地事务管理服务,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27.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十个一爱心工程”,强化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以落实落细“蒲公英计划”为重点,健全发展型资助体系,探索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工作大数据平台一期建设,逐步实现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基层、国际组织、新兴领域就业。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承办2018年中国心理学会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年会,创建《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群。
28.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行政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推动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建立网上预约办事系统,实现学生办事大厅、教师办事大厅、校区综合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预约系统融合发展。开展公共会议室和综合性场馆统筹管理工作,开发会议场馆网上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会议场馆使用效率、服务质量监管。开展专业与科研实验室评价评估复核确认工作。进一步充实仪器设备与开放共享信息,制定《吉林大学贵重仪器绩效考核和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贵重仪器设备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效果。完成电镜中心筹建工作。改造建设若干智能教室,逐步完成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的整体升级。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展学校大数据平台建设、校园无线网络性能优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建设。
29.不断强化校友和基金会工作。构建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中心,覆盖中西部地区各副省级城市的校友组织网络,逐步实现校友组织在大中华区的全覆盖。继续开展秩年返校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学校发展的新局面,逐步构建学校对外合作与筹资的大平台,大力拓展资金来源。完善基金会组织机构,确立基金会理事会新的议事机制。启动基金会投资理财管理工作,完善理财制度程序。完成基金会理事会的换届工作。
30.继续推进校办企业清理整顿工作。针对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改制、清理和撤资工作,减少学校风险。稳步开展校办企业负责人选拔聘用工作,加强对学校全资、控股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全力推进吉林大学驾驶员培训学校等9户校办企业的清算注销工作,全力推动白求恩医科大学制药厂的改制工作,着手启动吉林省五星动物保健药厂的改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参控股企业国有资本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31.扎实做好离退休工作。制定实施《吉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组织建设工作,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等相关待遇,做好离休干部和孤寡、空巢、失能退休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重点打造“党支部创先争优”“增添正能量 展夕阳风采”和“做老同志热心服务者和贴心人”等系列品牌活动。加强关工委建设,开展好校关工委与青年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的老少牵手共建活动;抓好离退休老科协人才库建设,积极探讨开展离退休老同志服务社会、服务自我服务工作。
32.稳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建设平安校园,继续保持校园良好安全态势,修订《吉林大学治安秩序管理规定(暂行)》《吉林大学交通秩序管理规定》等制度,推进安全责任体系、治安防控体系、环安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安全教育研究室。筹备成立吉林大学理事会,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附属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加强保密工作,推进归口管理,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制定实施《加强保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设节约型绿色校园,全面整合能源监管平台系统,实现监管平台数据与校园三维系统对接,做好节水、节电工作。开展后勤定岗定量核算工作,加强服务质量监管,为学校建设提供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后勤服务保障。加大信访工作力度,修订《吉林大学信访工作规定》,制定《吉林大学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有效消除信访存量,遏制增量,维护学校和谐稳定。